3月23日上午宁津县文化和旅游局做客“山东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美丽乡村及特色品牌农产品推介”专栏。对宁津县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推荐。副县长王新志、宣传部副部长杨玉江、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冬以及德百集团和有关企业负责人参加了直播活动。
2020年我县有1镇6村入选山东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这可以说是近年来宁津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副县长王新志介绍了宁津县在“十百千”创建过程中体现出的4个显著优势。
一是有坚强的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和县长负总责,分设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五个专班,形成村、镇、县三级党委政府促振兴抓落实的强大合力。
二是有清晰的规划落实。制定了《宁津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宁津县乡村振兴三年行动方案》《宁津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重点抓好细化落实,分解任务到各部门单位,形成清晰的推进路线表,定期调度抓好落实。
三是有坚实的产业基础。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保店镇的省级田园综合体民天农谷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我县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建有冬暖式大棚143个,玻璃联动式大棚2个,高标准自动调温大棚、冬暖式大棚共计300个,建成后采取“龙头企业+农户”的共享大棚经营模式,每个大棚一年下来,农户纯收入可增加2-3万元。
四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保店镇驴肉、山花剪纸与溢香园醋等组成地方特色的商业街区,为乡村旅游提供浓厚的乡土气息。崔杨村建有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崔杨美术馆,突出红色文化和艺术文化,推动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使乡村文化旅游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产业。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杨玉江介绍了宁津县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情况。宁津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在1958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2008年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杂技)之乡”。2009年,宁津县成为“中华蟋蟀第一县”。
其中,宁津杂技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没有宁津人,难成杂技班”是对宁津杂技最好的写照;2008年,宁津县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杂技)之乡”,同年,宁津县杂技艺术学校被命名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基地”。
宁津蟋蟀以勇猛好斗、体健力足、牙齿尖利而闻名全国。在全国斗蟋比赛中屡获桂冠。我们是第一个出版蟋蟀志的县,第一个蟋蟀罐生产基地县。宁津蟋蟀文博馆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命名为“世界上最大的蟋蟀主题展示馆”——中华蟋蟀文化第一馆。
宁津蟋蟀和蟋蟀罐的历史传承悠久,宁津蟋蟀罐的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宁津曾经是有鬲氏部落的发源地再到后来的有鬲国在宁津县志上均有记载。有鬲氏中间的鬲(ge),也称(li),就是制成的陶器加水可以吃熟食,在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之一。
通过近几年文旅融合发展,宁津县招商引进了德百杂技蟋蟀欢乐谷项目,以其为龙头,带动了宁津文旅产业飞速发展,形成了几条成熟的特色旅游线路。目前,宁津县有AAA级旅游景区三处(文化艺术中心、康宁湖文化风景区、崔杨文化风景区),省级旅游强乡镇2个(大柳镇、柴胡店镇),崔杨社区、孙庄村、龙潭村成功获评“山东省旅游特色村”。今年,将致力于德百杂技蟋蟀欢乐谷项目申报为AAAA级旅游景区。
宁津县乡村旅游资源主要包括生态园:其中包括保店镇的金硕生态园,孙庄梨园,刘营伍的龙潭葡萄园,长官镇的丹景牡丹园、东北湖生态园,每到采摘赏花的季节,广大市民都会前来观赏、游玩。宁津还有大柳镇李满碧霞祠、长官镇清真寺等旅游资源,每年的四月十五、九月十五以及春节期间都会有庙会,市民都会前来祈祥纳福,热闹非凡。
宁津县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崔杨抗日战争纪念馆、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以及时集镇郭皋村的郭澄清纪念馆。近两年,借助文旅融合,我们依托乡镇文化站,充分挖掘乡镇、村庄特色非遗文化,打造了四十多个各具特色的一村一品乡村纪念馆,成为乡村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
“德百杂技蟋蟀谷”以传承国家级非遗项目宁津杂技、省级非遗宁津蟋蟀文化为重点建设的特色文化旅游小镇,同时也入选了2021年山东省服务业特色小镇培育单位,整体项目将杂技文化与蟋蟀文化相融合,德百杂技蟋蟀谷以非遗文化为魂,杂技蟋蟀文化为根,古风古韵筑形。杂技小镇分为古典杂技、现代杂技、未来杂技,主要展现宁津杂技文化的多样性。
大刀传奇以宁津本土作家郭澄清编著的《大刀记》为主原型编导的大型杂技情景剧。本剧打造四幕杂技情景剧,结合宁津杂技的地域文化,发扬红色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正能量,将杂技、舞美、实景等舞台艺术相融合,场面宏大,用杂技的肢体语言塑造了冀鲁地区人民爱国主义、抗战救国的民族精神,给与观众身临其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