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4.4 三月十二•周六
清●明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第5个节气,此时太阳黄经达15°。同时,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
“清明”的含义是气候暖和、草木萌动 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荣的感觉 而同时位列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清明节 在历史发展中则融合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习俗 那么 什么是寒食节呢?
相传,寒食节源于晋文公的大臣介子推之死
历史记载,晋文公在未做晋国国公之前
称作公子重耳
在他父亲死后
兄弟之间因争夺王位而互相残杀
重耳自此亡命国外
后来经过努力和凭借外国势力的帮助做了国王
史称晋文公
他回国执政后封赏流亡期间的追随者
追随者中有一个叫介子推的人
在晋文公极其潦倒的时候
曾经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晋文公吃
但这次封赏
晋文公却把他给忘了
后介子推携母隐居
晋文公发现自己的错误后
便到介子推隐居的山上请他下来
但介子推迟迟不愿下山
晋文公便下令烧山
希望能逼出介子推
没想到介子推和母亲就这样被烧死在了山中
晋文公因此懊悔不已
遂下令将这座山命名为介山
(现位于山西省介休县)
并命此日为“寒食节”
下令此日禁火
用以纪念介子推
除寒食节外
清明节还融合了上巳节的习俗内容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
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的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每逢此日
人们便要结伴去水边沐浴
此举称为“祓禊”
此后又增加了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
后来
上巳节和寒食节的习俗渐渐融合起来
才形成了既是自然节气点
也是传统节日的清明节
那么,清明到底有哪些习俗呢?
一起往下看吧!
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
即春日郊游
其源自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
清明节兼具节气与节日两大内涵
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
为清明踏青习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
此时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清明扫墓是清明的中心习俗之一
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旧时扫墓人们需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
到墓地
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
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
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
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现代祭祖已随社会进步而逐渐简化
扫墓当天
子孙们需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
修整和清理干净
然后供上食品、鲜花
因清明前后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
故大家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清明节植树的习俗
据说发源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
后来一直流传至今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之一
早在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中
便有相关记载
“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
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
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
宋代宰相文彦博的诗作《寒食日过龙门》中
也提到了
“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
均能表示清明节荡秋千的习俗由来已久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
据明朝人记载
此法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
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
弯弓射中葫芦后鸽子飞出
随后以飞鸽飞行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清明节前后气候变化多端 早晚温差大 故应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 这样可以有效预防感冒 所谓“春捂”也是这个意思 但“春捂”也需因人而异 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决定衣服增减 只要注意防寒保暖即可
这时节适宜食用的食物有
粳米、芝麻、花生、赤小豆、糯米、
鹌鹑、鹅肉、蚌肉、螺蛳、鸡蛋、韭菜、
芜茜(香菜)、莴笋、淮山、苹果、橘、
荸荠、梨、桃和樱桃等
口蘑炒白菜
做法:白菜洗净切成段,口蘑温水泡发备用。油入锅内烧热后,放入白菜炒至七成熟,再将口蘑、生抽、糖、盐等入锅,炒熟后,再放入味精搅拌均匀即成 功效:清热除烦;益胃气、降血脂 适宜于高血压、冠心病、牙龈出血者 冬天是血压容易升高的季节 清明前后由于天气从清明前后开始变热 人体血管舒张后 血压慢慢趋于正常 所以这时需遵医嘱 适当调整所服用的降压药物、扩张血管药物用量
清明节前后
人们的情绪波动较大,极易造成血压升高
因此
高血压患者应尽快减轻和消除异常情绪反应
保持情绪稳定
运动时可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太极拳
还应避免负重活动
以免致使血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