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     宁津县文化馆接受全国...
  •     宁津县非遗传承人台湾...
  •     人民日报刊文批&qu...
  •     宁津多种形式促文化惠...
  •     中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
  •     宁津县文体广新局送文...
  •     “文化下乡、图书下乡...
  •      德州市文化下乡活动...
  • 戏曲传承,应重视老艺术家回忆录整理工作

    来源:宁津县文化馆 日期:2015-08-26   阅读:5167  次
       

    5.webp.jpg

    几十年的实践和努力,终于成为蜚声书坛的响档。1979年张刘档到香港演出,一回《描金凤·玉翠赠凤》引起轰动,《明报》以醒目标题刊登《描金凤好》的文章,盛赞张刘二位的演唱艺术。

    《谈艺录》生动地记述了两位老艺术家从学艺到成材艰辛曲折的艺术轨迹,以及在艺术实践中学习评弹、研究评弹的过程,真实地反映出评弹艺人艰苦而又富于挑战性的艺术生活。特别是他们对两部优秀传统长篇弹词《描金凤》和《双金锭》,孜孜不倦地传承,殚精竭虑地琢磨,而且融入了自己的殊多创造。他们把《描金凤》从“玉翠扫雪”到“雪冤宝瓶”100回书完整地整理和保存下来,为《双金锭》增补了末尾的10回。目今,评弹界能完整说唱这两本书的恐怕是绝无仅有了。

    《谈艺录》还从独特的视角记述了评弹界几十年来的风雨历程,记述了评弹界的一些重要事件,以及他们见到或听到的,如范雪君、蒋月泉诸多评弹名家鲜为人知的遗闻轶事。这些以评弹艺人的视角写出来的史料十分珍贵,真实且颇多趣味性。还有不少篇幅,是作者对评弹艺术魅力和说、噱、弹、唱技艺的认识和感悟,对一些评弹名家艺术特色、成功奥秘的探索、研究和心得,对评弹艺术的传承、发展、前景的看法和期望。有时虽然短短数语,却能切中肯綮,读来颇得启迪和教益。

    保存、传承、发展戏曲和曲艺艺术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要继续抢救艺术名家及其传人的精湛表演艺术,用现代化的手段记录下来;为避免以后再来抢救,中青年优秀演员的剧目、演艺也要及时录制下来,这项工作要常态化。另外,就是要提倡戏曲、曲艺艺术家自己动手撰写(或口述)传记、回忆录和谈艺录。我想,这样多管齐下,一定会有助于戏曲和曲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

    (作者:上海市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沈鸿鑫)


    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显示器分辨率为1280×1024像素,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鲁ICP备15029232号

    文章访问总量:2776557 copyright 2015 宁津县文化馆 版权所有 宁津奇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