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     宁津县文化馆接受全国...
  •     宁津县非遗传承人台湾...
  •     人民日报刊文批&qu...
  •     宁津多种形式促文化惠...
  •     中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
  •     宁津县文体广新局送文...
  •     “文化下乡、图书下乡...
  •      德州市文化下乡活动...
  • 中国文化报:大数据视域下的数字文化馆建设

    来源:宁津县文化馆 日期:2015-05-15   阅读:2475  次
       

    伴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我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公共文化环境都面临着被信息技术彻底颠覆和改变的局面。群众正在将大量信息时代的生活习惯移植到文化活动中来,其文化需求也呈现出一系列改变:一是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由被动接受向精细化、个性化改变;二是公共文化活动需求,由分散型、无界限向部落型、闭环式改变;三是公共文化参与需求,由实体交流向虚实互动改变。作为与公共文化服务对象接触最紧密、变化最及时、产品最多样的文化馆,依照传统的服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群众的这些需求变化,这就迫使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在需求为王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可以将精细的统计、层级的划分、个性的需求等指标,直接服务于公共文化产品的研发与推送,“公共文化服务范围、方式、手段、模式都将发生巨大变化,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增值将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导向”。在此背景下,以大数据为引领的信息技术,将为数字文化馆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和助力。

    对数字文化馆而言,其平台与资源建设具有互通互动的特性,根据现有资源状况开发相应平台应用,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数字文化馆建设应确立“以互联网络为核心,以移动终端为重点,以实体体验为切入,以整合贯通为手段”的多向立体交互式建设模式,搭建起符合文化馆自身发展需求、满足群众文化享受的数字艺术大厦。

    以馆办网站为核心,文化资源一网打尽。文化资源数字化包括两个重要环节:一是基于标准化技术的文化资源数字化,二是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文化资源素材化。今后文化馆的网站首先是真实、全面、及时地发布本地的文化新闻资讯,建立起包含活动、事件、项目、品牌、人物、作品等在内的一套地方文化记忆存储资源库。其次是针对性推出文化服务及产品。这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的分析和汇总,开发针对性的服务块面和内容。再次是互动板块增加点评功能。既可以增强观众和作者的交流,还能够及时督促场馆等信息的更新与修正。

    以移动终端为重点,特色应用个性研发。如果文化馆网站是数字文化馆标准配置的话,那么针对移动终端的特色应用开发,则应成为数字文化馆的个性化配置,这既是网站向移动用户的一种服务延伸,也是凸显文化馆特色产品的便捷途径。搜索平台的大数据显示,当前用户更倾向于利用手机搜索各类文化优惠信息,购买优惠门票、赢取免费参与资格等新鲜的文化体验,微博转发、微信分享也成为用户体验的首选传播渠道。在着力应用好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的信息发布功能外,还可重点研发适用于特色应用开发的专业艺术项目。

    以实体体验为切入,可视可触全景互动。目前,较为实际可操作的是数字体验厅的建设。它的建设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首先,依托文化馆网站后台作为资源库,为体验厅源源不断地传输最新的服务内容。其次,依托多款数字应用模块,分门别类地体验文化馆的各类艺术产品和服务。第三,在体验厅内通过数字手段全景式展现本土特色文化场景,为用户营造身临其境的视听感受。第四,将电视屏、电脑屏、平板屏、手机屏四屏联网,内容互通互动,播放展示内容可缩放、可点播、可触摸、可移动、可下载,营造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新境界。

    以整合贯通为手段,精准推送服务到家。由于文化馆现有馆舍、场地等限制,所提供的文化服务对象十分有限,这就需要借助数字手段,让群众将所需要的文化产品及服务带回家,使得文化产品及服务实现最大化。一是打通馆内各数字平台的后台,让资源互通互动;二是游戏化串联各艺术板块,改善现有刻板枯燥的教育感受;三是充分利用用户个人信息资源,将登录数字平台的注册用户精细化归类存档,可以在第一时间将相应活动精准推送至用户手中,还可以研发推出定制化产品及服务。



    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显示器分辨率为1280×1024像素,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鲁ICP备15029232号

    文章访问总量:2687802 copyright 2015 宁津县文化馆 版权所有 宁津奇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